“90后”创客徐文杰:“众创时代”的弄潮儿
□本报记者 张逸潇 实习生 余三春
23岁的徐文杰,是全国、省市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“常客”。这个刚刚毕业于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机械工程系2012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年轻人,从初进象牙塔开始,就孵化着心中的创业梦,成为“众创时代”的一名弄潮儿。
乐于思变、不安现状是年轻创客的个性标签。徐文杰的父母在扬州经营着一家模具加工厂,积累了多年的客户资源,一份稳定的家族事业等着他去继承。可从大一开始,徐文杰就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,穿梭于芜湖各大工业园区的模具企业,自己接单跑市场。“模具制造这一行国内模仿的多,创新的少,我不想走父母传统订单式加工的老路,希望做一些不一样的事儿。”
“不一样”背后有新机遇,但同时意味着风险和挑战。大二那年,徐文杰千辛万苦争取到一个大订单,交货时却因为产品硬度不够被拒收,这是一批急件,不能按时交货意味着将损失数万元。既要完成订单,又来不及报废零件从头开始,徐文杰和团队的小伙伴们,专门向淬火厂的老师傅请教,尝试用在水里加盐的方法淬火。几经失败、探索,这群带着满手血泡的年轻人,终于满意地看到了产品硬度达标的检测结果。这段经历也让徐文杰认识到,必须掌握竞争力,让产品质量过得硬,把自己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创业“资本”。经过多次研发试验,徐文杰成功改进了一种电抗器,并申请了专利。“这种变频设备可以减少焊工人数,还可以节省约30%材料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”谈起自己的研发成果,徐文杰难掩兴奋。
创客经验日渐丰富,增强了徐文杰的创业底气,他把目光又瞄向了更加开放自由的互联网。“学校实训基地里有先进的加工设备、现成的专业人才,为何不利用互联网开展‘定制’服务?”在校方的支持下,徐文杰搬进了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和弋江区政府合作共建的弋江机电科技园,于2014年注册成立了“安徽德米模具科技有限公司”,专门从事精密模具标准件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,吸收了10多名大学生就业,成为产学研合作、深化产教融合的典型。
进入“机电科技园”这个学生创客云集的创新基地内,徐文杰的事业如鱼得水。这个建筑面积1336平方米、整整一层楼的科技园,拥有科技研发中心、创新创业中心、公共职业培训基地、检测中心等7个功能区,方便大学生创业者“拎包入住”。目前已进驻大学生创业企业6家、创新工作室7家,涉及网络科技、电子商务、智能科技、文化传媒等,参与学生总人数达52人。入驻项目3年免交物业费、卫生费、办公场地费,享受各种人才补贴和财税扶持政策,帮助年轻创客轻装上阵。近两年来,徐文杰的公司已连续获得市科技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共计15万元。
“创客扎堆,不仅有浓厚的创业氛围,也增强了我的接单能力。”徐文杰告诉记者,他的‘邻居’企业有设计公司、检测公司、服务中心等,大家抱团接单,分工协作,产生了“1+1>2”的效益。如今,徐文杰在天猫、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线上订单,已占据全部订单量的80%,产品远销欧洲、日本等发达国家。
图为徐文杰(右一)正在和同学讨论设计稿。记者 陈洁 摄
新闻链接:http://epaper.wuhunews.cn/whrb/html/2015-08/02/content_247223.htm?div=-1